刘松——北京so+design产品设计师
发布: 2010-4-18 21:02 | 作者: Beach | | 查看: 27次
视觉同盟:洛可可为奥运设计了十号线地铁的AFC系统,您作为其中的一名设计师,有什么感触?
工业设计师soso:有点激动,也有点自豪吧。我们为北京奥运设计这个系统,也算是为奥运贡献了自己的一点力量,间接地当了一把自愿者吧。给亲戚朋友介绍的时候,可以很自豪地说,“这是我们设计的”。
视觉同盟:你们什么时候开始这个设计项目的?
工业设计师soso:2006年4月份。
视觉同盟:现在提到奥运地铁票务系统的设计,你记忆最深刻的是什么?
工业设计师soso:这个项目和别的项目不是很一样,除了奥运的意义外,它有很多的限制。比如票务机的大体轮廓、高度尺寸等人机工程方面都需要参考国际标准。我们需要基于这个标准的基础上做出最大的创新。而2006年,北京当时还采用的是传统的手撕票,其他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的票务系统也基本上采用的进口设备,包括现在北京刚运行的几个票务系统也都是来自进口,对于洛可可设计来说,当时接到这个项目其实是一个非常大非常新的挑战。
视觉同盟:除了感觉到挑战外,接到这个项目你们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工业设计师soso:奥运。三星。这是一个有意义的大项目。
视觉同盟:有了挑战,你们是怎么应对的?
工业设计师soso:这个项目启动之后,我们马上动员了整个团队,大家一起搜集研究资料,一起开头脑风暴。当时我们研究了能搜集到的所有国外相关的票务系统资料,发现票务系统主要突出三方面:功能便捷、指示易识别、材料耐磨损。现在,国外的票务系统设计一般一个城市的风格都非常统一,这样其实也非常便于人们习惯性操作,我曾经在国内某城市的地铁里,看到他们放置了一款设计独特的票务机在其他大众机(就是一般的票务机,暂且叫大众机吧)旁,虽然这款机器看起来很不错,但几乎没有人使用,为什么呢?就是一个习惯的问题。票务系统,用于交通,方便快捷、避免客源滞留是最重要的。
做完这些前期的学习性研究,我们开始一般的设计研究,包括人机、材质选择、界面等设计,虽然十号线被称为奥运地铁,但主要的使用人群还是我们中国人,所以,在总的要求下,我们又做了本土化的具体分析,最后是创意和实施。
视觉同盟:整个奥运地铁票务系统的设计,您认为最大的特点有哪些?
工业设计师soso:整个设计主要突出了国际化、人性化和环保性。
视觉同盟:这些特点主要从哪些细节上体现的,能给我们详细介绍一下吗?
工业设计师soso:好。国际化除了之前提到的一些国际标准,还有就是人的操作习惯,比如一般人都是从左至右、由上自下,那么我们在操作界面的模块设计方面参照了国际通行的一些案例,另外,从整个机身的外形线条和颜色上也体现了国际现代化的风格。
我们一直强调设计是为人的设计,是为了让大家的生活更加舒适美好。这次的票务机我们从人机方面做了很详细的分析,具体到界面的弯曲度是否更易于人使用。举一个具体的例子,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现在已经在通用的检票机有的上面可能做了一个方形的扶手设计,这样以来对于携带重物的朋友其实很麻烦,他们需要扶手处使劲将重物拎起,这次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特别在检票机上面做了一个曲面设计,方便携带重物的乘客可以轻松滑过。另外,在整个指示图标的设计上,我们也做了很多考虑,通过不同的颜色贴膜来区分操作模块,图标也采用了拟人化设计,整个看起来更易于快速清楚地识别。
环保性主要体现在材质上,除了使用不锈钢材料外,我们在两端屏幕区、刷卡区、回收区等使用塑胶的地方,采用了可回收的塑料材质。
视觉同盟:作为一名年轻的设计师,参与完成这个项目之后,你心情如何?有什么收获?
工业设计师soso:收获很大。感触最深的是对人性化设计的解读。工业设计,其实就像我们洛可可现在提倡的一样,它是一门人性化的艺术。先从细处发现现在生活的不足,再用创新超前的思维来解决这个不足,来完善人们的生活。我们近几年连续在国际上获奖,可能也跟这个主旨分不开。
现在国际设计界对人性化设计、绿色可持续设计的呼声越来越高。在合作这个项目之前,我对这些理念也有一些了解,但很多的设计还是停留在纯外观上,从这项目开始,我有点幡然醒悟的意识。
视觉同盟:据了解,十号线结束之后,你们又承接了北京四号线的票务系统设计?
工业设计师soso:对,十号线的设计三星公司挺满意的,半年后又让我们给设计了四号线的方案。四号线的设计,在人机分析和设计上,又有一些新的创意……呵呵,这个暂作保留。
视觉同盟:谢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