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洁设计访谈: “城市家具”的创新
发布: 2010-4-25 10:25 | 作者: Beach | | 查看: 141次
底部中央设置了城市信息查询系统,中部为广告看板,上部为显示车辆到站信息的显示屏。候车厅顶面装配大面积的太阳能电池板,可为候车厅供应能源。所有构件都统一在一种简洁、流畅的设计语言中,细节处拥有柔和过渡的起伏。采用银色与深灰色相间的色彩配搭以融入商务区的干练形象。同时,相同的设计语言与标准化构件也应用到了其它的公共设施中,如路灯、垃圾箱、信息牌等等。最终呈现的是一套符合商务区现代化气质的“城市家具”系统。
"城市家具"的概念是2000年在中国美术学院读研究生的时候,我曾跟随DEIETER ZIMMER教授做了一个“中德城市家具”的课题项目,针对杭州南山路设计一整套公共设施。在考察中发现“城市家具”是由不同部门管理。如垃圾箱归环卫局管,候车厅归公交公司管,而路灯归电力局管,这导致了大多数“城市家具”与城市环境不匹配,显得杂乱无章,而没有家族感。而这样的现象在十年后的今天依然存在。
在使用者的层面上,中国现有“城市家具”还未充分地实现人性化。如有些候车厅并没有设可供休息座椅。而“城市家具”面对使用者又是非常复杂,有老人、小孩、孕妇以及残疾人,还有喜欢破坏公物的酒鬼。这个难题或许每个国家“城市家具”都会碰到。 再者,在生产层面,中国现有的“城市家具”并未完全实现标准化的构件与安装,处在一个半手工的制作阶段。我在台北的街头看到的一座公交候车厅很好的实现了标准化这一点。实现基本构件的标准化,能够便于生产、运输、安装、维修、更换,再采用局部开模定制的连接件与相关配件,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可以实现整套系统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如果能够将这一标准化构件作为一个基本元素扩展到整套“城市家具”中,那也将很好地实现整套系统的家族感,呈现在街道上将是一套整齐有序而又不失美感的画面。
而标准化模组方式也是这套系统获得红点奖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套好的“城市家具”,还应该能够体现这个城市的人文特征,它应该是与这座城市的环境气质是相符的。就这点而言,很多城市是考虑到了。但在设计表达的方式上有些不妥,如直接将一座公交候车厅设计成一个青砖碧瓦的仿古牌楼,而在他的周围是一群现代化的大楼,这是很不协调的一副画面。虽然中国现有的“城市家具”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很多城市的政府部门已经看到了这些问题,并且正在努力地改变这一现状。这个项目在2008年设计展开前的沟通时,委托方的官员也清楚地看到了以上存在的问题,并表示他们有能力去协调各个主管部门之间的关系,我想这一点对于这一项目的顺利实施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我国提出“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战略高度,我想设计要作为一个产业来运作,需要一个完整的体系一起来努力,包括政府、机构、设计师与设计公司、院校、企业、媒体甚至终端的消费者与使用者。比如终端的消费者如果不成熟,没有判断的标准,将导致企业没有标准,进一步将导致设计师没有标准。所以作为创意工作者,必须与这个体系中的其他环节很好的合作。为了保持创意的鲜活,在生活中,我会去尽情享受各种创意带来的美感,不单单是视觉上的美感。人类的喜新厌旧自然而然地推动着创意的前行,这是创意最需要的——人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