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国际设计学院前期研究时,西班牙Maria Comiche与瑞士Hansuli Matter通过视频连线参与工作坊,首先提出以的建筑需求方向,在场专家进一步明确国际设计学院的国际化定位,及艺术、设计和高新科技三者联动的特色理念。
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工程设计管理中心在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举办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国际设计学院前期研究工作坊,工作坊为学院的设计招标服务,旨在切实解决校方使用需求。
现场召集了使用单位、资深建筑师及众多社会专家参与,积极探讨学院的定位及办学理念,解读现有设计任务书,梳理项目现状及现存问题。并进一步完善任务书、深化设计要点,为竞赛提供可参考的标准。
"未来性"、"开放性"及"国际设计学院特色"为关键词
西班牙加泰罗尼亚高等建筑研究院行政协调员Maria Comiche与瑞士苏黎世艺术大学设计系主管Hansuli Matter通过视频连线参与工作坊,首先提出以的建筑需求方向。
在场专家进一步明确国际设计学院的国际化定位,及艺术、设计和高新科技三者联动的特色理念。
国际设计学院协调员Peter Boelsterli提议设计团队应在多国文化融合的氛围中,把握学院的地域性色彩,满足国际设计学院的总体需求。
首先要有理念,第二要有方式,师生的互动关系很重要。
各方专家也就国际设计学院的课程设置方向进行深入探讨,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总监刘磊认为,打造国际一流的独一无二的国际设计学院,
国际设计学院协调员Peter Boelsterli
以项目的建筑实操角度出发,专家重点讨论了涉及到如何优化场地现状(如场地内高差、山体挡土墙处理、设计边界处理等)、如何让国际设计学院融入本科校区设计,及如何营造符合国际设计学院使用功能的建筑等多方面问题。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院长姚英学表示,在项目规划的过程中应从整体出发,关注不同校区间及与周边建筑间的协调与匹配程度。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本科校区效果图
针对空间利用相关问题,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助理院长郭湘闽提出对于空间使用的数点建议,他认为国际设计学院在空间的构建中,应考虑到弹性的场景转化问题,保证校园公共空间的交流性与开放性,同时满足学科交叉及文化交融的需要。
国际设计学院的课程设置与授课模式的创新性,可能对其空间设计也有所要求与限制。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助理教授Yutaka Yano矢野豐指出,空间的设计上,可能要符合这些教育模式的变化,并且注重概念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来自深圳市建筑工务署的冼宁介绍了本次建筑设计竞赛规则,她表示,本次竞赛过程从前期报名到方案竞标阶段,会根据设计团队的业绩与对本项目的设计理解进行筛选,将从20多家参与报名的设计院中,甄选出5家最优质的设计团队进入方案竞标阶段。
关于如何让设计团队更清晰了解项目的设计需求,前香港建筑师协会主席林云峰认为,"互动才能够达到最好的效果",开展竞赛工作坊既可以加深设计师对项目的了解,又能鼓励设计方与项目方之间的观点碰撞与交流。
文章源自 设计联盟 www.DesignLinks.cn 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创意设计综合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