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微信搜索”将成为一个怎样的入口?
1. 应用号最大的入口
张小龙之前在“微信公开课”提到微信正在探索“应用号”这一产品形态。他说,“我们希望存在一种新的公众号形态,这种形态下面用户关注了一个公众号,就像安装了一个 App 一样。他要找这个公众号的时候就像找一个 App,在平时这个号不会向用户发东西的,所以 App 就会很安静的存在那里,等用户需要的时候找到它就好了。”
和前文呼应,张小龙希望产品是“好的商品只触达它要触达的那部分用户”,而具体到应用号,他希望“等用户需要的时候找到它就好了。”所以,应用号是一个“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产品形态。这样极简产品形态,并不适合当前微信公众平台的设计逻辑。应该说,用户到达它的路径,不应该存在于微信四个功能面板中的某个面板,因为这样的设计同于提供了“舞台”这种诱因,会让做应用号的第三方忍不住蠢蠢欲动,违背“安静”的原则。
什么样的网络服务,会以用户“用完即离”为荣?Google。在公司的“十大信条”里提到,“我们的目标是让用户尽快离开我们的网站。……我们不断精简网页并提高服务环境的效率。”——搜索,是最直接的需求表达。以 Google 的逻辑,用户只要在 Google 搜索到他所需要的信息,就可以离开,重视服务的价值而非眼前的“用户黏性”。
所以,当“微信搜索”以“搜索标签”的方式,支配内容分流,它就是一个入口。用户在这里搜索自己相应的需求,可能是叫个外卖,打个车,查一下有没有东西可以买等等,满足了自己的需求之后就可以离开。而在微信搜索中提供“服务”的,就可以是应用号。
再进一步,微信通过用户行为数据,从而探知用户的主要需求,进而动态分配不同的“搜索标签”,让“商品必须是只触达它要触达的那部分用户”。反过来说同样成立,“让用户只触达他所需要的部分商品。”
目前中国移动互联网生态受困于用户获取成本不断增加,App 开发成本居高不下,已经让众多开发者叫苦不迭。对于独立开发者而言,应用号将是巨大的改变,当他将自己的业务整体往微信公众号迁移,完全可以利用微信的流量,以更加轻量的 App 形态、更低的成本获取用户。
文章源自 设计联盟 www.DesignLinks.cn 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创意设计综合网站